上篇我们提到了‘御茶园’,今天我们就简单的介绍一下‘御茶园’的功能及结构。
‘御茶园’创建于元大德六年(公元1302年),在武夷山九曲溪之第四溪畔的平坂之处创设了皇家焙茶局,茶园南北五里,各建一门,总名曰‘御茶园’。据志书记载:御茶园初创时,曾经盛极一时,园内建筑的大致布局是;前有仁凤门,后有拜发殿(亦名第一春殿)、清禅堂,四周有思敬亭、焙芳亭、燕嘉亭、宜寂亭、浮光亭等。此外,还有碧天桥和通仙井。御茶园设场官二名负责管理,每年交贡茶三百六十斤,泰定五年(公元1328年)崇安县令张瑞本于园之左右各建了一个茶场。至顺三年(公元1332年)建宁总管暗都刺又在通仙畔筑一高台,高五尺,方一丈六尺,名为"喊山台";台上有亭,名为"喊泉亭"。据说每年"惊蛰"这一天,崇安县令都要在此举行隆重的开山仪式。当县令拈香跪拜,念罢祭文时,隶卒就鸣金击鼓,同时高喊:"茶发芽,茶发芽!"举行过仪式,方能开山采茶。
清嘉靖三十六年(公元1557年)由于御茶园疏于管理,茶树枯败,建筑失修,终成废墟。如今遗址尚在,并树有一碑,正面书“御茶园遗址”,以示纪念。